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史继东的博客

苹果、果业、果农,技术、信息、服务,栽培、植保、土肥水,生产、流通、销售

 
 
 

日志

 
 

改形和间伐对苹果树冠光照和叶片状况及果实品质影响研究试验记录  

2011-04-01 12:18:21|  分类: 试验站文件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试验地点:乾县阳洪镇西村8组殷公社果园

果园情况:面积3亩,品种富士,乔化,授粉树北斗,基砧为海棠,定植时间为1990年,株行距为3.5×2.5,果园较为密闭,行间交接。南北行向,共5行,每行33株。

试验设计: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机械研究室李丙智

试验实施:范崇辉教授、王炎、张康峰、郑其峰、史继东、赵建成、殷公社

处理时间:2011年3月30日上午

处理1(改形一次到位):一次性抬干到1.2-1.5米,落头到2.8-3米,并对伤口进行保护。共改形10株。

处理2(间伐):隔行间伐7株,隔株间伐3株。如下图

处理3:ck

 

1

2

3

4

5

1

     

2

 

Ck

   

3

 

Ck

   

4

 

Ck

   

5

 

Ck

 

间伐

 

6

 

Ck

 

间伐

 

7

   

间伐

 

8

   

间伐

 

9

   

间伐

 

10

   

间伐

 

11

   

间伐

 

12

     

13

     

14

     

15

     

16

     

17

 

间伐

 

间伐

 

18

     

19

 

间伐

 

间伐

 

20

     

21

     

22

 

间伐

   

23

  

间伐

间伐

 

24

     

25

  

改形

  

26

 

改形

   

27

 

改形

改形

  

28

 

改形

   

29

 

改形

改形

  

30

 

改形

   

31

 

改形

   

32

 

改形

   

33

     

 

 

附试验方案

2、改形和间伐对苹果树冠光照和叶片状况及果实品质影响研究方案

也可以选过去处理的果园,或重新进行处理。如果重新处理,在2011年3月份进行,改形前树形为小冠疏层形,株间交错,行间交接,主干低,枝量大,通风透光不良,果实着色差。处理3个,1是一次性进行改形,主要措施是提干到1.0-1.2m,落头到2.8-3.0m,全树留主枝6-7个,培养小冠开心形。2是隔1株间伐1株。3是对照,未处理植株。每处理9-18株。在处理前后分别调查树相指标。即调查主干高度、冠高、冠径、主枝数及各类一年生枝数量。然后测定树冠光照强度,或用光合仪测定光合指标,或用3D仪器测定冠层指标。如果用照度计测定,参考魏钦平等研究方法,分别于2011和2012年8月下旬选晴朗天气,在树冠基部向上冠体高度的1/3位置用细线绳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固定12个观测点(每个方向分别在距中心干50cm,冠体中部、冠体外缘设三个点),从8:00时到18:00时,每隔1小时测定空旷地的自然光及每个点的上光、内光和外光的有效光照强度;中午12点在冠下1m(冠内观测点的垂直方向)测定12个观测点下光的有效光照强度;随即调查冠高、冠径、各类当年生枝的数量,采集叶丛枝(2cm以下)、短枝(2~5cm)、中枝(5~15cm)、长枝(15cm以上)每树各20个,测定各类枝的叶片数量、叶面积、单叶重量。果实采收时,在观测树冠体下部东西南北四个不同方位分别随机采果10个,每个观测树共采果40个,在实验室测定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机酸含量、果形指数、着色指数等。

有效光照即光合有效辐射(PAR),采用CB-0111光合有效光量子测定仪测定,上光、内光和外光的测定分别将探头对准相应的方向测定,某一点的有效光照为上光、内光和外光的测定值的平均值,冠内某一时间的有效光照为这一时刻不同方位12点的平均值,冠内平均光照为全天不同方位共12个观测点的平均值。叶面积用PG-250型便携式叶面积仪测定,果实硬度用"FHM—5型果实硬度计"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POCKETPAL—1液体浓度计"测定。果实着色指数每株调查40个果实,分别按分级标准统计。有机酸用NaoH滴定法测定。

以不同2a资料的平均数为测定数据,应用ExcelSAS数据处理软件统计分析。

发表论文注苹果产业技术体系资助。

  评论这张
 
阅读(906)|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